首页 评论

微软大小冰“合体” 能否在中国搜索市场弯道超车?

 

夜静更阑,朋友圈中一则软件工程师的招聘信息“打破”了宁静: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和必应搜索(大冰)整合开始。

消息看似突然,实则必然。实际上,具备大量数据的搜索引擎和AI产品的“联姻”是微软发展的趋势,也是必经之路,更是两产品的自然落地场景。

从苹果Siri,到GoogleNow,再到微软Cortana,用自然语言提问并获取信息的方式已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不久将会彻底改变搜索体验。微软正试图用大数据催生人工智能,再用人工智能反哺搜索引擎。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国内的搜索引擎市场是否会掀起波澜?微软必应是否会凭借19年的技术经验“弯道超车”呢?

李笛发朋友圈公开招聘李笛发朋友圈公开招聘

耐人寻味

招聘启事字斟句酌

招聘的发布者来自微软小冰项目全球负责人李笛。短短几十字中,3个词句颇有深意:终于可以;AI泡沫很大;实现最大增值。

一位在微软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诉新浪科技,微软的“步调”与国内众多企业不同,有些企业的产品只是有了雏形或模式,即开始做前期宣传,而微软则是在宣传后希望产品马上落地。此次李笛的发布,本意并非宣传,而是想凭借其在科技圈的人脉和影响力,招聘更多的程序员加入其中,“如果真是想炒作,为何不开发布会呢?”

上述人士透露,李笛作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小冰项目和必应中国的相关业务均由其负责,但因公司组织框架和产品发展原因,此前产品并未结合,此次宣布“合体”,经过了多次探讨,目前团队的指向也很明确,“框架都摆好了,就是等人才进来”。

实际上,产品结合只是其中一方面,科研与工程的整合同样是重头。据了解,微软已于去年年底,将与AI相关的产品部必应、Cortana等的团队和研究部门整合,这个大团队的人数达到了5000多人,由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直接领导。

而对于“AI泡沫很大”的说法了,李笛本人有着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目前大量的创业公司或初创公司,纷纷称自己在做人工智能,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泡沫,目前大部分对话式AI产品都处在泡沫阶段,没有用量和数据是最大的问题。

目前,泡沫的说法已被业界普遍认可,资本的青睐加速了AI产业发展,也加速了泡沫的生成。有风投数据显示,在2011-2015年,全球有超过65%的融资发生在天使轮或A轮,而D轮及以后的融资仅有20家。截止2016年下半年,中国AI创业公司达到了235家,但只有28%的公司获得投资,投资金额共计约30亿人民币。

易观智库公布搜索引擎数据易观智库公布搜索引擎数据

尴尬地位

国内常年水土不服

李笛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微软自整个PC时代都处于领先地位,且无人能撼动,但在搜索引擎和互联网时代,微软未能作出及时反应,被谷歌和百度反超。

一直以来,全球搜索市场中,谷歌凭借“压倒式”优势稳居首位。根据2016年市场研究机构comScore数据统计,谷歌的份额为63.4%,而必应凭借21.9%位居次席。

实际上,这一数据相比2015年有了很大提升。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集中在微软旗下的Cortana语音助手以及Windows 10操作系统对于必应的推广。目前必应是Cortana的默认搜索工具,而且在Windows 10操作系统中,只有Edge浏览器可以深度集成Cortana。随着Windows 10桌面版装机量已经超过4亿,以及Cortana的智能程度仍在继续提升,预计必应搜索引擎的增长将持续增加。

但反观国内搜索市场,格局却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必应的表现多年来极度平庸。

据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收入的市场份额中,百度、谷歌中国和搜狗的占比达到了94.97%,而必应和其他搜索引擎只占了5.03%。同年第四季度亦是如此,前三家依旧占了94.77%。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