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业 商业

罗伯特-萨缪尔森:美联储能否进一步促进美复苏

  导读:《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罗伯特-萨缪尔森(Robert J. Samuelson)10月18日发表专栏文章,分析了在低迷的美国经济背景之下,美联储还拥有多大的能力去进一步促进美国经济复苏。以下为文章摘译:

  近来业界存在一种十分普遍的猜想,即认为美联储很快会通过下调长期国债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以及企业债券利率来鼓励美国经济发展,只不过利率究竟会下降多少以及会对生产和就业产生多大影响目前尚难确定。但似乎更清楚的是,美联储的最终举措不过是绝望之中的一线努力,将会反映出促进经济复苏良方的匮乏。

  美联储当前正在遭遇认同危机。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领导下的美联储见证了美国经济著名的繁荣时期,而如今的美联储正在竭尽全力恢复其崇高的荣誉。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美联储想出了颇具创新的途径向已被私人贷款机构放弃的部分金融市场提供信贷,并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将短期利率维持在几近于零的水平。所有这一切都有效的避免了第二次大萧条的到来但很明显并没有促成一个繁荣的经济复苏。

  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定期发表言论称除了几近于零的短期利率外,美联储仍然拥有大量政策工具去促进美国经济复苏及降低骇人听闻的失业率。但恐怕事实并非如此。美联储剩余政策工具很神秘,但也可能功能不佳。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经济学家们曾发表评论称美联储让人想起了聚在散兵坑里的一群士兵。他们已经用完了反坦克火箭筒以及步枪弹药,而接下来能够使用的只有手枪。预计美联储很有可能于十一月初批准的计划将会是大规模购买国债,压低其利率以及其它长期债券利率。美联储曾经这样操作过一次。2008年底,美联储通过了大规模的债券购买计划,并最终购得总额达1.725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型证券、美国国债以及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公司债券。伯南克曾表示这一债券购买项目在促进经济复苏过程中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但此举产生的可衡量效果却并不大。根据美联储一项由经济学家约瑟夫-加格嫩(Joseph Gagnon)、马修-拉斯金(Matthew Raskin)、朱莉-丽玛卡(Julie Remache)和布莱恩-萨克(Brian Sack)进行的研究显示,10年期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抵押贷款债券的利率大约下降了0.6%。而再次采取这一举措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更小,因为当前的初始利率已经很低了,并且美联储的购买规模估计也会缩小,预计在5000亿美元至1万亿美元之间。

  美国银行的经济学家认为新的债券购买计划仅会对美国经济产生温和的影响,但当然要比什么都不做的好。穆迪分析机构也认为一个可行的方案可能会使失业率下降0.2个百分点,股票市场将会得到轻微巩固,引导人们扩大支出,同时美元贬值也会有效地鼓励出口。事实上,因为伯南克和其它的美联储官员已经显现了发起新一轮债券购买的迹象,所以金融市场或许已经对此做出了回应。这便使得美联储很难不去维护这些普遍的预期。

  但尽管如此,危险仍然存在。美联储购买国债时等于是向美国经济体系注入了美元。而迄今为止,此举并没有刺激那些焦虑的房屋户主和谨慎的企业家扩大借贷。曾经令人瞩目的消费者信贷自2008年夏季以来一直在向下滑落,目前银行拥有的过剩储备约为1万亿美元。但如果美联储的投资能够激励经济实现更高增长,那么银行储备的很大一部分都会变成贷款,从而增加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当更多的钱只能买到更少的东西时,美联储则不得不通过高利率收回市场上被额外增加的资金。

  重要的是,美联储将承担巨大的压力不能在失业率水平仍然很高时上调利率。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经济学家阿伦-梅尔策(Allan Meltzer)就表示担心美联储如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等待的时间过长。梅尔策称我们或早或晚都会迎来通货膨胀,但并不是马上,因为现在市场需求疲软。

  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似乎分为两个阵营,其一,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阵营认为美国经济如此脆弱时,联邦政府应该采取一切可能会发挥作用的举措,而另一个以梅尔策等人为代表的阵营则担心应急举措会导致今后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在这两个阵营之间,还有一种不太确定的推论,认为目前并没有什么会快速见效的良方来医治低迷的美国经济。不管怎样,事实证明,真正的美联储远远没有神话传说中那么强大而有力。(李婧)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