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微信朋友圈7成内容为个人生活展现
微信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大致可概括为个人生活琐事和情感独白、美食美景美文、与个人生活无关的内容。逾七成被调查者想到什么就发什么内容,个人生活状态和思想独白在微信朋友圈全视角展现。在这个人人都重视隐私的互联网时代,微信朋友圈真的要变成吐槽工具了吗?
琐碎的个人生活,并不适合好友互动。大众化的生活无非就是吃喝玩乐那些事儿。看似具有亲和力,却也能产生令人厌烦的冲击力。耗费自己的手机流量,看着刷屏式的生活吐槽,或许真的很难博得大家的喜爱。如果说这些用户自我表现的意愿尤为强烈也可以,笔者认为过于频繁展现个人生活及情感状态,可能源自他们内心的不自信及孤独感,表现在微信平台的只是他们的絮絮叨叨。其他微信好友倘若想进行互动,也需要考虑自己发出的赞合适不合适,纠结评论写什么。
美图美文,视觉及情感的享受。近四成被调查者发布美食、美景,或者是一些优美的文字,这些编辑好的内容多来自转发。公开化、普适化的内容更适合于微信好友进行评论、转发,触发互动。微信用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将个人情感寄托于这些美图美文,并不那么赤裸的独白,反倒能营造微信用户之间的距离美。
注重隐私的微信用户并不沉默。近三成被调查者发布与个人工作、友情、爱情、生活无关的内容。注重隐私的用户并没有把情感形式化于微信平台,他们不是不活跃,只是以一种安全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是碎碎念的自我展现、还是注重隐私的借喻表达,大多数微信用户会刻意控制自己的朋友圈发布内容的频率,仅有13.42%的被调查者每天发好几条内容。比较有意思的是,14.25%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控制自己发布内容的频次,这种刻意出于微信好友认为自己爱显摆的担忧。移动互联网世界,在意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心理依然能影响用户的产品使用行为,APP开发是要考虑这个问题了。
自我展现与关系互动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特性,吐槽也好、分享也好,不过是表达方式不同。产品开放给用户,必然衍生出不同的用户行为及习惯,单就微信用户来讲,朋友圈的内容源自自己选择的好友,想在小圈子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不妨少一些碎碎念,多一些认为值得的内容。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