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大数据“杀熟”:就属他套路最深
杀熟一词想必很多小伙伴都经历过,但大数据“杀熟”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作为一种全新的套路,全新的玩法如今已经不知不觉得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或许大家从来没有注意过,你打车、订酒店、买会员这些在平常不过的行为,但却不经意间被一些我们最常用最信赖的商家给“杀熟”了。那么今天就带着揭秘的态度来为大家领略一下如今他们都是如何进行“杀熟”的。
杀熟杀熟 杀的就是熟
杀熟:常言道:“人熟为宝”,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对比较了解,知根知底,长此以往便会产生信任,也就是说熟人好办事,关键时刻,熟人之间可以谋取更高的个人利益。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种熟人社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性对熟人关系的侵蚀,社会上出现一些专门拿熟人下手谋取利益的行为,即为“杀熟”。
如今,在极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的驱使下,“熟”者已经成为一些人直接获利的吞食目标,出现所谓“杀熟”现象。所谓“杀熟”,简单说就是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专赚、专骗熟人钱物,损人利己——损熟人而利己。瞧,面带笑容,在亲切搭讪、唏嘘问候中,温柔地宰你一刀。
以上两段话出自百度百科,但不难看出,杀熟这一现象在社会中相当普遍。当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我们可能越来越少的选择去小商小贩那里购买商品,取而代之的就是各种电商平台,以及互联网消费。出门可以不带钱,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支付行为,但殊不知就在这些看似正规的交易中还出现了“杀熟”的行为。
微博网友@廖师傅廖师傅曝光大数据“杀熟”现象
最近有一则新闻可以说火爆了微博,有一名名为@廖师傅廖师傅的微博网友亲述了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这名网友经常通过某旅行网站预订特定的酒店房间,常年的价格基本都在380-400元左右,但通过前台询问酒店的价格却发现酒店价格只有300元,而用朋友的账号进行查询也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查询却依然是380元。
事情一出,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了预定酒店,在预订机票,购买电影票,打车出行中都有涉及“杀熟”的现象,网友们也开始了纷纷吐槽自己在日常中所遇到过的各种被宰的经历。
大数据时代“杀熟”防不胜防
互联网“杀熟”其实并非只有中国才存在,早在2000年,亚马逊就出现过差异定价的现象,那时,一名亚马逊用户在删除了浏览器的cookies之后,再用浏览之前的DVD时,却发现商品从26.24美元降到了22.74美元。
消息一出,如潮的谴责声涌向亚马逊。后来,亚马逊CEO贝索斯为此公开道歉,称这只是向不同顾客展示的差别定价实验,绝对跟客户数据没有关系,一切只是为了测试。但在当时那样的互联网环境下,显然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波澜。
其实在互联网行业中之所以商家能够这么明目张胆的“杀熟”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致。在这样的数据共享的时代,商家可以随随便便知道你的个人信息,通过大数据可以了解每个人的消费习惯,再看人下菜点而已,但消费者却对此一无所知。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些对价格不敏感的土豪或公款出行的用户,价格高一些这群人也是不会在意,反之对于价格斤斤计较的就会便宜给你。这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讲本没有问题,但由于商家会利用你的个人信息找到你的消费习惯,从而定制属于你的消费方案着实有点细思极恐。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百合佳缘宣布品牌升级 更名为“复爱合缘集团”
第三季“多多读书月”收官 近四成下单者一次性囤了一年的书
支付宝推出视频红包功能 有望对商家开放
蔚来挂牌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实现三地上市
品颜获天使轮融资 首建投领投
台积电有意在亚洲再建一座晶圆厂 正与新加坡进行初步谈判
嘉楠科技Q1收入增逾2倍 CEO称努力保持在纳斯达克的上市状态
推特称未暂停出售计划 不会重新协商并购金额
更多
- 台积电有意在亚洲再建一座晶圆厂 正与新加坡进行初步谈判
- 推特称未暂停出售计划 不会重新协商并购金额
- 松下计划主要在美国新工厂生产4680电池 2024年3月前大规模生产
- 针对智能手机恶意App 三星电子将从Galaxy S21、S22开始启用解决方案
- 特斯拉Model Y是今年一季度加州最畅销车型 Model 3紧随其后
- 电动汽车销量大增推动 现代及起亚4月欧洲销量逆势增长
- 苹果CEO库克与越南总理会面 商讨贸易投资事宜
- 消息称广达考虑将MacBook Pro重新分配至重庆工厂组装 以增加产量
- 特斯拉进一步开放充电网络试点项目 扩展到5个欧洲国家
- 消息称苹果9月13日发布iPhone 14 一并推出至少3款Apple 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