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消费芯片一直在做主胎使用 谷歌案例解析什么是消费芯片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今日在朋友圈发文表示,消费芯片一直就不是备胎,一直在做主胎使用,哪怕早期K3V2竞争力严重不足,早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品牌和经营都最困难的时期,我们也始终坚持打造自己芯片的核心能力,坚持使用与培养自己的芯片,同时继续使用一部分美国芯片及部件!美国这次限制性名单,不仅对于华为,对于美国芯片、软件、部件等供应商,更是一个巨大损失!
谷歌进军消费级市场,安卓生态圈要震一震
其实为了进军消费级市场,此前的谷歌就一直在人才招聘上动作不断。从2017年末开始,谷歌已经陆续从苹果等公司的芯片部门挖角了数位“大牛”,其中包括来自苹果的John Bruno,Manu Gulati,Wonjae Choi和Tayo Fadelu,以及来自高通的Mainak Biswas,Vinod Chamarty和Shamik Ganguly等人。值得一提的是,John Bruno曾是苹果A系列处理器著名的研发工程师。
挖来这么多位芯片设计领域的大牛,谷歌的目的很明确,它也想走苹果在设计和构建消费者芯片方面的路,即打造自己的软硬件,通过硬件充分释放软件的效能。谷歌运用在Pixel 2手机中的首款消费级芯片Pixel Visual Core图像处理器就是一例,自造的TPU服务器系列芯片也是重大尝试。
但是显然不够,一直以来,在AI服务器芯片市场扬名立万的谷歌并不是很擅长一般消费类芯片系统的研发,换句话说,在消费类芯片研发这件事上,软件起家的谷歌并不专业,因此至今其自有品牌的Pixel手机仍然采用的是高通骁龙处理器。
谷歌自己也不否认这一劣势。因为缺乏硬件能力,它无法将自有的上层系统(如安卓)性能完全发挥。因此在2017年秋季的发布会上,尽管发布了多款智能硬件产品,皮猜仍然强调谷歌还需深入得硬下去:“谷歌从来不是为硬件而硬件,背后的逻辑在于AI、软硬件三位一体,真正解决问题要靠人工智能+软件+硬件(AI+Software+Hardware)。”
这一次,认真起来的谷歌首先要吓到应当就是安卓生态圈中的最大获益者——高通。众多业内分析也指出,这是谷歌正在努力摆脱对传统芯片厂商依赖的最新迹象。
对于这一次的扩张,路透社的评论轻描淡写,谷歌这家科技巨头试图扩展其业务范围,增加设计硬件设备内部组件的项目。但话语背后谷歌的进击之势似是无可阻挡。
注:本文由TechWeb整理编辑,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晓董说财| 常汽转债上市交易情况简介
科创板收评之12.12:34只个股上涨 华兴源创终结6连涨
保时捷Taycan Turbo续航里程数低于预期:充满电仅能行驶323公里
特斯拉德国工厂预计2021年底建成 年产50万辆电动汽车
台积电前11个月营收318.72亿美元 全年营收超去年已无悬念
华为在贵安新区成立云计算公司 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
马斯克再谈Cybertruck发布会翻车:这是一个可笑的轮回
苹果前高管所创公司研发出低成本自动驾驶硬件 成本可低于500美元
外媒:特斯拉拟从明年1月起在中国上调Model 3进口车价格
更多
- 晓董说财| 常汽转债上市交易情况简介
- 科创板收评之12.12:34只个股上涨 华兴源创终结6连涨
- 保时捷Taycan Turbo续航里程数低于预期:充满电仅能行驶323公里
- 特斯拉德国工厂预计2021年底建成 年产50万辆电动汽车
- 台积电前11个月营收318.72亿美元 全年营收超去年已无悬念
- 马斯克再谈Cybertruck发布会翻车:这是一个可笑的轮回
- 苹果前高管所创公司研发出低成本自动驾驶硬件 成本可低于500美元
- 外媒:特斯拉拟从明年1月起在中国上调Model 3进口车价格
- 特斯拉Model 3被汽车资讯网站Edmunds评选为最佳电动汽车
- 西班牙电信德国公司选择诺基亚和华为建设5G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