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破发两连跌 顺丰同城难翻亏损大山
【TechWeb】-9.26%、-3.09%,这是顺丰同城上市后交出的成绩。上市两天,顺丰同城的股价已经相比较发行价跌去了12%。
作为一家独立发展2年,便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的公司,顺丰同城的快体现在了资本市场上。但股价的持续的下跌,也让外界对其充满了质疑。
暗盘一度下跌10% 上市首日开盘便破发
在顺丰同城上市后,顺丰创始人王卫收获了第四家上市公司,和刘强东一样,成为了“IPO收割机”。这一次上市的顺丰同城,或许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从名字上来看似乎和大众认知中的顺丰也没有什么不同。
公开资料显示,5年前,也就是2016年,顺丰同城正式在内部成立。2019年后,独立运营。2年后,正式奔赴资本市场。根据艾瑞公布的报告数据显示,短短五年时间,按照单量计算,顺丰同城已经成长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2020年Q2至2021年Q1业务量占独立第三方即时配市场的11.0%。
与此同时,招股书显示,顺丰同城2018年-2020年收入分别为9.933亿元、21.07亿元以及48.434亿元。今年前五个月,顺丰同城的收入为30.46亿元。随着业务增长,毛损率由2018年的23.3%大幅收窄至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五个月的0.9%。
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累计服务于超过2,000名品牌客户和超过530,000名注册商家;公司为约1.261亿名个人注册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即时本地生活服务;为超过280万名注册骑手提供赚取可观收入的机会;覆盖了中国超过1000个市县。业务层面,截至目前,顺丰同城的业务已覆盖餐饮、商超、办公急件以及生鲜3C数码等场景。
招股书上亮眼的数据,是顺丰同城独立2年便能够登陆资本市场的底气。但是,相比较其营收数据上的持续增长,顺丰同城在上市后的表现却让人有些失望。12月13日,在上市前夕的暗盘交易中,顺丰同城的股价一度下跌10%。而次日上市的开盘价也是跌破发行价,报15.2港元,较16.42港元发行价下跌7.43%。
上市首日,顺丰同城股价大跌9.26%,资本市场首秀有些黯然失色。第二天,顺丰同城股价也未见好转,收跌3.09%。而上市两天,顺丰同城的股价已经相比较发行价跌去了12%。
3年亏掉超15亿元 顺丰同城难翻亏损大山
作为快递市场上的头部品牌,顺丰此前一直在试水新业务,包括“顺丰E商圈”、“顺丰优选”、“嘿客”等,但是都没有做出彩。相比较下,同城业务虽然也是在追随行业的热潮,但是无论是从业务关联性方面,还是从发展节奏上,都更符合顺丰的调性,在业务收入方面也是年年都大幅增长。
谈及顺丰,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服务好、质量高,当然价格也贵,顺丰同城亦是如此,走着较为相同的路线。从顺丰同城公开的客户类别来看,其也是一直在和一些高品质餐饮品牌进行合作,寻求更高利润的同时,也在维持自己的品牌形象。
从招股书公开的数据来看,顺丰同城近几年营收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到2020年,三年时间,营收从9.92亿元增加至21亿元,并在2021年继续扩大至48.4亿元,年营收增速达到了126%和129%。订单方面也是一样节节高升,近三年分别为7980万笔、2.111亿笔以及7.609亿笔。
不过,相比较营收方面的出色表现,顺丰同城则一直处于亏损之中。数据显示,近三年,顺丰同城亏损超15亿元,分别为3.3亿元、4.7亿元、7.6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2.2亿元、24.4亿元、50.3亿元。今年前5个月,顺丰同城的净亏损就已经达到3.5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城配送赛道中,亏损是很难迈过的一道坎,顺丰同城似乎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为了扩张和市场规模,只能是牺牲掉利润。
从招股书来看,人力成本和营销成本是顺丰同城运营成本的大头,也是短时间内难以翻越的大山。数据显示,顺丰同城2020年的人力外包成本为48.6亿元占营业成本的96.6%,对比之下,同年其营收才为48.4亿元。
此外,为了在市场上保持活跃度以及与同行抢用户,顺丰同城在营销方面的成本支出也是居高不下。相关开支已经从2018年的1215.8万元到增至2020年的1.11亿元。
困局待解 顺丰同城难言“顺风”
借助顺丰的光环,顺丰同城赚足了流量和钱。如果说此前的独立只是单立个门户,这一次上市之后,就真的要自力更生了。
有一点需要确定的是,即时配送是一个好生意,未来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艾瑞咨询报告统计,中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从2016年的46亿单增至2020年的210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46%。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至795亿单,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0.5%。
不过,在整个即时配送市场中,顺丰同城并不“孤单”,达达、UU跑腿、闪送、美团等,都给顺丰同城施加了不小的压力。而在追求盈利的路上,顺丰同城也是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对于顺丰同城来说,未来如何降低人力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以及提升营销转化率,是其未来能否扭亏的关键一环。
从招股书可以了解到,为了降低人力成本,顺丰同城众包骑手履行的订单数量占总订单量的比例越来越高,2020年已经达到了88%。相比较专职骑手,众包骑手的履约成本要更低,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不过,在成本降低的同时,顺丰同城还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服务质量和稳定性。相比较专职骑手,众包骑手的流动性大,很难保证人力。
而除了成本上的难题之外,顺丰同城对于“大客户”顺丰的高度依赖,也让其很难在即时配送市场提升影响力。数据显示,顺丰同城的营收主要来自于五大客户,近三年收入占比分别为67.7%、67.1%和61.2%。其中,来自顺丰控股的收入占其同期收入的22.7%、19.4%和33.6%。虽说顺丰同城已独立上市,但业务上仍旧是依靠着顺丰这座大山。
还是那句话,上市之后顺丰同城就真的要“自力更生”了。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要提高单票的毛利、降低成本,尽快扭亏,早一步破解行业赔钱的局面。另外,顺丰同城当前跑得快不算真得快,还需要更好的耐力,拓展更多的零售客户,让自己跑得跟远。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外媒称国内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已在扩展韩国市场
丰田将向北卡罗来纳州新电池厂再投资21亿美元 投资总额达59亿美元
苹果App Store去年创收1.1万亿美元 超九成归于开发者和企业
外媒:苹果MR头显设计独特复杂 给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iPhone 15 Pro Max核心参数曝光:首发3nm A17芯片+8GB内存
机构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Y一季度在国内销售9.44万辆
马斯克深夜到访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新款Model 3或将量产
阿里影业2023财年经调整EBITA盈利2.95亿元 同比增加106%
周鸿祎:多模态大模型+物联网 是下一个风口
更多
- 再创历史新高 比亚迪5月新能源车销量24.02万辆
- B站第一季度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72% 日活用户达9370万
- 理想5月交付28000辆新车,首次实现百亿级月收入
- 魔搭社区举办AI编程马拉松大赛,获胜队伍有望共享千万美金风投资金池
- 「京东京造」携手「什么值得买」打造618好物清单
- 专访亲宝宝冯培华:探索母婴领域“类ChatGPT”的大模型应用产品
- VectorPath加速卡已通过PCI-SIG的PCIe Gen5认证
- 哪吒汽车5月全系交付13029辆 同比增长18%,哪吒GT交付1716辆
- 360孙浩:进军SMB市场,360安防产品有独特优势
- 再创品牌新高 广汽埃安5月销量45003辆,同比增长114%
更多
- 起亚计划2030年在欧洲销售超过50万辆电动汽车 占年度销量近三分之一
- LG新能源和现代汽车集团将斥资43亿美元在美合建一家电池厂
- 外媒称国内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已在扩展韩国市场
- 丰田将向北卡罗来纳州新电池厂再投资21亿美元 投资总额达59亿美元
- 业内人士透露英伟达A100、H100等供不应求 但部分厂商将优先供应
- 传言称VR节奏游戏《节奏光剑》或将登陆苹果首款MR头显
- 苹果App Store去年创收1.1万亿美元 超九成归于开发者和企业
- 韩国半导体出口额同比仍在下滑 5月份降至73.7亿美元
- 外媒:苹果MR头显设计独特复杂 给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 机构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Y一季度在国内销售9.44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