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将现10年来最高年增长率
上一次半导体行业实现超过30%的年收入增长率还是在比尔克林顿当美国总统的时候。如今,在2000年芯片行业实现惊人的36.7%增长的十年之后,该行业将再一次在今年突破30%大关,收入预计将达到3003亿美元,比去年的2299亿美元增长30.6%。
然而,与2000年时的盛景不同的是,今年芯片收入的增长将主要归结于根本的供应因素,在过去的12个月内,供应情况正在缓慢转好。
iSuppli市场智能服务高级副总裁Dale Ford表示:“基于2008年底和2009年初下滑之后的收入持续增长,半导体行业将在2010年实现显著的收入增长和创纪录的规模。今年的芯片收入增长来源于诸多关键因素,包括消费用户对人们电子产品的持续强劲需求、充足的存货、芯片制造商之间的容量管理、组件和终端系统层革新技术的问世。”
今年将标志着全球半导体收入将达到一个全新的年增长率高度,比2007年的2740亿美元高出了9%。
Ford指出,2009年芯片销售由于受到外部经济条件影响而大幅下滑,2010年该市场将恢复到正常的半导体市场条件。
Ford表示:“虽然2010年的增长率令人印象深刻,但仍需要结合2009年令人沮丧的结果来综合考虑。相比2008年,2010年半导体行业的收入幅度较为温和,为15.4%。”
第一季度井喷
第一季度异常强劲的市场条件而2010年全年实现强劲增长率打下了基矗
Ford表示:“半导体收入通常会在经历了上一年第四季度的假期高峰之后在来年第一季度呈现季节性的缓慢下降。然而在2010年,第一季度芯片收入环比增长了1.1%,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半导体行业首次在第一季度实现环比增长,代表了自2002年以来在第一季度最强劲的增长。”
关于需求
推动第一季度芯片收入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并且这一需求仍将超过预期水平。预计2010年收入增长比较抢眼的几个板块包括PC、手机、液晶电视和其他依赖半导体的电子系统。这将推动全球电子系统工厂收入在2010年达到创纪录的1.55万亿美元,比2008年的1.4万亿美元增长10.4%。
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正在推动电子设备的整体需求。
Ford提醒说:“经济因素是iSuppli 2010预测中最大的未知数。虽然很多迹象表明经济正在明显改善,但是诸多金融和经济问题可能会在2010年年底之前危及到该市场的持续增长。”
关于库存
除了强劲需求之外,半导体供应商还受益于谨慎的芯片库存管理以及对制造产量的严格控制。
Ford表示:“通过保持对库存和生产的严密控制,半导体公司能够将供应保持在低于需求的水平上。因此,很多半导体产品领域都面临价格增长的压力。”
半导体的赢家
DRAM收入的戏剧性增长将成为整个半导体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10年DRAM收入增长预计将达到77%。
其他关键的增长推动力还包括NAND闪存、集成电路、LED和可编程逻辑设备(PLD)。所有这些主要市场领域预计都将在今年保持超过30%的增长。大多数重要产品领域的增长预计都保持在20%以上。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去哪儿2023春节报告:出境机票同比增长6.7倍
2023春节档总票房破60亿 《满江红》领跑
马斯克预计特斯拉皮卡Cybertruck 2024年量产 晚于此前预期
交易量被指夸大6至10倍 满帮回应做空报告:与事实不符
特斯拉降价带动需求大增 马斯克:1月订单量超产量两倍
特斯拉第四季度营收243.18亿美元 汽车交付405278辆同比增长31%
理想L9车主爆料高速NOA辅助驾驶失效致车辆追尾 李想回应
法拉第未来FF 91正进行最后调试工作 未来将重点聚焦国内市场
亿纬锂能拟新建、扩产多个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更多
- 苹果首款AR/MR头显有望配备4K OLED屏幕 15套摄像头模组
- 玉晶光电将为苹果AR/VR头显供应镜头模块 最早下月开始出货
- 机构称三星电子去年仍是全球营收最高半导体供应商 但同比有下滑
- 机构预计去年全球半导体营收超过6000亿美元 但同比仅增长1.1%
- 韩媒:LG新能源计划在3年内开发出锂硫电池
- 推特经理:自马斯克接管以来 已有500多家广告商逃离推特
- 业内人士:台积电5/4nm工艺产能利用率在Q2可能降至70%以下
- 消息称Shein正洽谈融资至多30亿美元 公司估值缩水36%
- 特斯拉已成全球第9大最有价值品牌 TikTok/抖音紧随其后
- 亚马逊启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一轮裁员 预计波及全球1.8万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