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崔东树:新能源车是消费电子产品 保值率低很正常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微信公众号,崔东树发文认为,新能源车企应该以发展技术,降低成本及降价格为核心,不要把保值率作为一个关键指标去看待。
此外,崔东树表示,新能源车跟传统车是完全不同的产品,新能源车是消费电子产品,传统燃油车是机械产品,两者的使用寿命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传统燃油车可能使用寿命在十年以上,使用效果依然很好。
以下为原文内容:
【乘联会论坛】新能源车保值率低是很正常的
新能源车企不应该把保值率作为重要的指标,因为新能源的保值率实际上是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近期看到一个保值率分析,传统车用三年的指标去评价,而新能源车用一年的指标去评价,这很合理。这样就体现出新能源车的保值率是远低于传统燃油车的。在目前的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我认为新能源车企应该以发展技术,降低成本及降价格为核心,不要把保值率作为一个关键指标去看待。
一、新能源车的价格构成不同
新能源车的价格实际上是包含购置税的,价格与车价是一致的,也就是新能源车是政策照顾省购置税的。
而传统燃油车的发票价格是不含购置税的价格。所以,实际购买燃油车的支出费用是远高于车辆价格10%以上的。因此,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以购置价格对比的基础就不同。
如果以对比购买价格去看的话,新能源车的保值率明显会低于传统燃油车保值率十个点以上。
而近期由于缺车,传统燃油车现在还有平价回收的现象。也就是说由于车源紧张,个别经销商会以发票价格回购一年以内的二手车,实际上这里就体现了这个价格概念不对等的一个情况。
二、新能源车的寿命较短
新能源车跟传统车是完全不同的产品,新能源车是一个消费电子产品,传统燃油车是一个机械产品,两者的使用寿命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传统燃油车可能使用寿命在十年以上,使用效果依然很好。以笔者的用车为例,车十多年才开了2万公里,跟新车差距上并不大,所以这时候这些传统燃油车,在十年之上的这些产品还有较好的使用价值。而新能源车作为消费电子产品,十年以后的产品就完全不可比,所以两者的使用寿命相对不同。传统燃油车可能15到20年的寿命,而新能源车可能就十年左右的使用寿命,两者使用寿命差一半的情况下,两者的价格也是不可比的。
三、新能源车的技术提升比较快
新能源车由于目前还是属于发展的初期,产品设计与技术还有上升空间,技术在不断改进之中,新品的成本在不断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就好比要指望三年以前的手机跟现在手机还能保持一个50%保值率话,那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
新能源车还处于技术快速迭代更新的过程中,在这个阶段,要求新能源车对比传统燃油车保持保值率良好的水平,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意义也并不是特别大。
四、要让割韭菜的情况被理解
作为快速提升的消费电子产品,消费者心动购买是必然的,不断会有更好的产品出来,形成持续的新品和价格吸引力。
我们的一个原则应该是让消费者购买到更好的产品,让一轮消费者心动购买后,产品升级后又一轮消费者持续心动购买,原因在于这个产品的性价比更高。
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不断的提升技术和降低产品价格,这样才能加速新能源车发展,而不是过分关注保值率。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腾讯首款原生云游戏技术DEMO《EVOLUTION·进化》正式发布
宁德时代:拟使用不超过230亿元进行现金管理
名创优品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上线!微信青少年模式支付限额
港交所发布关于延长香港股票期货交易费折扣的通告
2022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之京东云峰会官宣定档 进一步阐释“更懂产业的云”
闻泰科技智能汽车战略浮出水面
现代汽车在印尼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超过90% 但销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特斯拉、福特等汽车厂商掀涨价潮 美国电动车5月均价同比上涨22%
更多
- 现代汽车在印尼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超过90% 但销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 特斯拉、福特等汽车厂商掀涨价潮 美国电动车5月均价同比上涨22%
- 越南成为全球IT公司的新制造中心 外国直接投资占比最高
- 消息称苹果正研发M2 Pro芯片版Mac mini 还有两款MacBook Pro
- 分析师预计特斯拉Q2交付24.2万辆电动汽车 环比下滑明显但同比增长
- 外媒:现代和起亚成为美国市场最热门电动汽车
- LG电子收购韩国电动汽车充电器解决方案提供商AppleMango 60%股份
- 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所产部分高性能版Model Y发现安全相关缺陷
- 苹果首款混合现实头显可能搭载M2芯片 有望明年1月亮相
- 台积电营收有望在二季度超过英特尔 成第二大半导体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