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SSD的价格一路下探,相比去年高点时已经下降了接近一半。这也让以往选择小容量SSD+HDD仓库盘的玩家逐渐开始转向更大容量的SSD产品。这也让大容量高性能SSD从“王谢堂前燕”终于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其中,970 EVO Plus和PM981a容量配置不变(250GB~2TB),其依然采用64层3D TLC闪存,不过顺序写入速度将获得提高,PM981a同时在随机速度上也有改良。当前,1TB 970 EVO的顺序写入是2500MB/s,250GB是1500MB/s。
在今年的闪存峰会上,半导体研究机构Objective Analysis的分析师 Jim Handy表示,在2019年,典型的64层3D堆叠NAND Flash闪存,每GB价格将只有0.08美元(约合0.55元)。Handy进一步补充,如果算上主控、DRAM芯片、PCB等组件,一块500GB左右的SSD成品可以做到70美元(约合483元)、1TB做到120美元,2TB更是只需200美元。
关于电脑装了SSD还是运行速度慢的现象,Intel中国官方微信号也有一些看法和对策,不妨了解下。
希捷终于推出了一款消费级SSD,名为Barracuda(酷鱼)。BarraCuda SSD将提供四种容量,从250GB到2TB,可用于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电脑和家用服务器。这款SSD配备SATA 6Gb / s接口,与现代PC和笔记本电脑兼容,并且最大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540和520MB / s。
前不久,三星推出了今年的重磅产品970系列固态硬盘,再度刷新了上代产品保持的性能记录。可能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为什么同样都是SSD,性能上却相差那么大呢?
关于闪存和SSD价格走向,宇瞻(Apacer)总经理CK Chang(张家騉)表示,三季度会小幅反弹。这个走势判断和群联电子董事长潘建成的日前释放出来的信号保持一致,至于反弹的幅度多大,要看目前供给超量的程度。
这些年,PC硬件领域中最活跃、最能给用户带来切身体验提升的莫过于SSD固态硬盘,技术和产品一直都在大踏步前进,已经日渐成为标准配置。前段时间内存价格持续高涨,SSD受制于NAND闪存供应紧张,价格也是居于高位,不过据集邦咨询最新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受到淡季因素影响,SSD OEM备货需求明显下滑,再加上厂商为了促销64/72层堆叠3D闪存而降价,SSD迎来了全面降价。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各地内存价格一路飙升,已经创下了几十年来的新高,但是存储行业的另一个关键,SSD固态硬盘,行情却开始收紧。据博板堂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8月份,中国区前11家固态硬盘厂商的总出货量环比下滑了5%,主要是挖矿和渠道需求持续下降,没有任何改善,导致价格一路走低,但渠道消化能力不足,各家出货量都有所减少。
机械硬盘日渐式微,所以硬盘厂商转型已成必然。只不过希捷和其它几家拥有硬盘业务的厂商高调进军闪存市场的决心不同,希捷的态度是相对保守的。西部数据不惜重金收购Sandisk成为闪存厂商的重要玩家,而东芝已是四大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