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推迟建厂 台积电今年日子不好过
继被注重自由现金流的“股神”巴菲特去年第四季度重砍台积电ADR股票达5176万股、减持幅度高达86%之后,台积电又传出欧洲建厂将延后两年的消息,让业界心头一紧,台积电现金流真的吃紧了吗?
复盘台积电延后欧洲建厂的逻辑,或许不止于现金流的考量,更是在市场供需变化、投资回报率权衡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大幅抛售引发现金流忧虑?
被“股神”巴菲特仅仅“青睐”一季之后就被大幅抛售,对台积电来说不啻一场次生灾难,股价重挫4%即是实证。
而在集微网“买进卖出只一季 “股神”看不懂半导体?”文章中已分析出这一举动背后的逻辑:即台积电在日本、美国、中国台湾都将进行大笔投资,还有可能在德国进一步投建晶圆代工厂,而在日本、美国、德国投建晶圆代工厂成本非常高,需占用大量的资本,初期可能会持续亏损,并不断稀释台积电的利润,影响未来的自由现金流,这与巴菲特看重自由现金流的投资逻辑相违背。
就现金流而言,2022年台积电的全年资本开支为363亿美元,或1.1万亿新台币,产生了经营现金流1.6万亿新台币,自由现金流为5280亿新台币,算得上财才雄厚。
伴随着地缘政治思维的抬头,将半导体业视为攸关战略产业的美国、欧洲、日本等相继推出数千亿美元大手笔投资计划力促半导体制造业回流。台积电作为代工业第一巨头,成为各国争抛橄榄枝的主力,也频频释出重大投资或扩产计划。
有半导体行业人士指出,尽管有各国政府的补贴,但建厂尤其是先进工艺厂的成本支出十分庞大。原本台积电在日本晶圆代工厂计划投资86亿美元,在美国晶圆厂投资120亿美元,但在去年12月台积电将美国晶圆厂投资从120亿美元增加到了400美元,且台积电还计划在中国台湾、欧洲德国投建代工厂,未来几年台积电将产生大量的资本支出,对其持续稳定的自由现金流造成影响。
加之有台积电在美建8英寸厂Wafertech成本高企、长期亏损之后才转为盈利、2021年营收仅为77.35亿元新台币形同鸡肋的“珠玉”在前,台积电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建厂如何不拖累整体业绩、如何快速产生正反馈都成为台积电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更值得忧虑的是,台积电已处于地缘政治风暴眼之中。近日由于担忧台海风险,由美国前副总统高尔(Al Gore)联合创建的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金融服务公司也出清台积电ADR共326,654股持股,换算价值达2240万美元。
多重因素导致暂时搁置
急行军的台积电在此时为欧洲建厂按下了“刹车”,但这背后的考量或不止现金流那么简单。
去年底又传出台积电将计划在欧洲设厂的消息。今年1月12日,在台积电的财报发布会上,台积电也表示正考虑到欧洲德国建设汽车芯片工厂,但仅过了一月,台积电就宣布单方“推迟”,变化总比计划更快。
业内人士对集微网指出,这既有行业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涉及台积电投资建厂的策略调整。
前两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汽车芯片持续短缺,导致多家整车厂家停产或减产汽车。据AFS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1日,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435.1万辆汽车。不过受疫情放开和包括英飞凌、瑞萨、TI等汽车芯片大厂陆续释出大手笔投资扩产的消息,芯片短缺将有所缓解。
因而上述人士分析,台积电在欧洲建厂的政治诉求与商业因素相比美国、日本的权重本身就较弱,且考虑到汽车芯片供需将放缓,产能可转至中国台湾甚至转往日本、美国等地新厂生产,有助于更好地调配产能,因而台积电将欧洲新厂时程延后亦在情理之中。
此外,更现实的因子还在于,在欧洲建厂面临资金、人才、水电供应等诸多压力,且赴欧洲设厂成本估计更高于美国与日本,将对台积电资本支出、人力投入和运维造成更多的考验。
甚至还有消息称,环球晶收购德国同业世创因德国官方以“审核时间来不及”为由而失利,引起了连锁效应。有消息人士透露,原本称赴德国设厂还处于“非常非常早期”的台积电,恐因环球晶收购世创未成,欧洲新厂落脚地点或将转向评估捷克。
联想到台积电在去年回应欧洲建厂所言:“设厂地点选择有诸多考量因素,台积电拓展全球制造版图是基于客户需求、商机、运营效率和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一切以公司正式对外公告为主。”
或许一切变数都藏在“不排除”之中。
今年日子不太好过?
虽然现代工业在2022年整体表现出“逃逸”下行周期的强大力场,但由于终端需求反映到代工订单的滞后性,这一份“寒意”传导至2023年之际冲击已然更加强烈。
反映到现实就是各大代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在不断下探,有的甚至直接接近“腰斩”。代工厂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无论是裁员、代工降价、资本支出削减等举措频出,为今年走势蒙上了阴霾。
尽管台积电经营有年,长期致力于平台建设、工艺多元化,相对受损面较小,但在寒潮大势之下,台积电亦无法独善其身。
在台积电的产能利用率中,8英寸相对健康,但12英寸先进制程的较低。即便代工报价并未变化,但据称私下按客户与订单规模不同,给予优惠。并且,已调低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值,预计营收为167亿~175亿美元,将同比下降12.2%~16.2%;毛利率也因产能利用率及3nm初期折旧提升,预计下降到53.5%~55.5%。
或许这还只是开始。
更有报道称,由于苹果和AMD的订单减少,台积电2023年首季5/4nm工艺节点的产能利用率将降至约75%,第二季度有可能降至70%以下。作为台积电的主要营收入来源,5/4nm工艺的产能利用率在第二季度如果进一步下滑,将导致这一工艺的营收进一步降低,如果其他工艺不能有效弥补,其营收在第二季度也就可能继续环比下滑。
从2023年全年来看,台积电面临下行周期冲击,且海外投资建厂背负高昂资本支出、各项成本大增等因素也将进一步蚕食其盈利水平,台积电的毛利率也不得不打折扣,将全年毛利率回调至53%。
至于海外建厂之路,考虑到国外产业环境与商业诉求,行业人士最后表示,台积电在美国建厂是“逼不得已”,不做也得做,但欧洲建厂对台积电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利好,今年产能稼动率在持续走低,后续或犹存变局。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摩根大通:英伟达今年将在人工智能产品市场中占据60%份额
企业级固态硬盘捡漏攻略
联手阿里云 MongoDB中国市场营收3年增8倍 新阶段合作将关注这些
比亚迪:自主研发了常压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
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现场实探华为全液冷超充站
分析师:Meta Quest 3 VR头显比Quest 2轻薄得多 但可能更贵
苹果有望在WWDC23上推出4款新Mac 包括15英寸MacBook Air
iPhone 15系列将支持Qi2无线充电标准:充电功率将翻倍
荣耀90 Pro今日发布:3840Hz超高频调光创行业之最
更多
- 马斯克回应多年前嘲笑比亚迪:他们的汽车现在非常有竞争力
- 消息称苹果首款MR头显售价与成本相当 最初曾考虑亏本销售
- 分析师预测Cybertruck可能会像特斯拉Model Y一样成为主流
- LG新能源与现代汽车集团合资电池工厂投资超过40亿美元
- Apple Pay业务开发总监离职 已为苹果效力8年
- 摩根大通:英伟达今年将在人工智能产品市场中占据60%份额
- 芯片封测厂商也将从英伟达AI芯片需求增加中获益 对今年业务乐观
- 分析师:Meta Quest 3 VR头显比Quest 2轻薄得多 但可能更贵
- 苹果有望在WWDC23上推出4款新Mac 包括15英寸MacBook Air
- 消息称三星电子计划Q3削减晶圆产量 因晶圆代工需求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