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营 商业 宏观经济

亚行观点:中国应采取包容性增长战略

  提供充足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并保证享受这些服务和设施的机会均等,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够获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是包容性增长战略的实质所在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张环宇】要保证普通民众分享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好处,中国的发展战略应重视以机会均等为基础的包容性增长——8月9日,亚洲开发银行在其举办的研讨会上提出了“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这一概念。

  亚行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中,中国贫困人口比例大幅度下降,但是与此同时,基尼系数也显著上升。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从1981年的0.31上升至2004年的0.47。城乡及地区间收入的不同步增长,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1985年至2005年间,城乡人均收入的比例由1.9:1上升至3.2:1,而沿海地区和西部省区的人均收入比例由1.4:1上升至2:1左右。

  这种状况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分享性仍然有待改进。亚行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涩市彻(Toru Shibuichi)认为,一方面,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增长才能创造就业及其他发展机会;但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必须提供充足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并保证享受这些服务和设施的机会均等,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够获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这就是包容性增长战略的实质所在。”涩市彻说。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艾弗兹·阿里(Ifzal Ali)进一步认为,促进机会均等,需要对教育、卫生、医疗及其他社会公共服务方面进行投资,以提高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发展潜能;还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消除极端贫困。

  “慎重设计的再分配政策也是包容性增长战略的一部分。但再分配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收入均等化,而是通过促进机会均等来改善收入分配。”阿里说。

  但再分配政策的调整似乎仍然不够。与会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指出,传统观点往往认为,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二次分配应注重公平,这就意味着生产领域中的效率和公平目标无法兼得。

  “问题在于,如果只靠二次分配手段来解决公平问题,其结果很可能将会是效率和公平的同时丧失。”林毅夫说。

  林毅夫建议,要在初次分配的意义上即实现公平,就应确立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中小型制造业和服务企业;与此同时,改变政府对大企业的倾斜性扶持政策,并尽可能在垄断行业引入竞争。这将最大程度地增加就业,进而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符合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也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因素。”林毅夫说。

您可能也感兴趣:

标签: 增长战略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