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评论

为什么国外如此热衷机器人挑战赛?

 

2004年,第一届DARPA Grand Challenge无人驾驶汽车挑战赛的结果并不如预期。虽然奖金高达100万美元,但没有任何一个团队完成比赛。表现最好的队伍是CMU的Red Team,但也只行驶了11.78KM(共240KM),就一头栽进了石头中。

1

结果是失败了,但在某种意义上整个比赛极为成功。

2005年,一年后的第二次挑战赛,完成比赛的团队数一下就升到了5个,其中Sebastian Thrun带领的斯坦福队,以Stanley汽车获得了冠军。不久后Thrun加入Google,创立了神秘的X部门,而无人驾驶汽车也在Google孵化了十年,并逐步走入公众视野。

除了DARPA、国外知名的机器人比赛还有euRathlon、FIRST、EuRoC、RoCKIn、APC、RoboCup和ARGOS等,有的注重娱乐,有的更希望看到行业的垂直应用。这些项目都表明,比赛在推动机器人进步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在IROS 2016一个关于机器人比赛的workshop中,丰田研究院的CEO Gill Pratt告诉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从Thrun的例子中可以看出,除开技术突破,机器人挑战赛所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其实是“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即对人才的培养。Pratt此前曾在DARPA担任项目经理,负责过另一项比赛,DRC机器人挑战赛。DRC可能是最知名的机器人比赛,也勾起了很多人对机器人的兴趣。

另一个例子是Anthony Levandowski,他参加了2004和2005年的DARPA无人驾驶挑战赛,所在队伍开发了所有参赛队伍中唯一的无人驾驶摩托车。后来,他加入并联合成立了Google无人驾驶汽车部门。今年他又联合创立无人驾驶技术公司OTTO,目前这家公司已经被Uber收购。

无论是因为什么,比赛激发了参与者的创造力,让相关领域的人才得以涌现。

2

APC挑战中的物品

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会得到亚马逊的赞同,不过它更想得到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亚马逊也拥有自己的机器人挑战赛APC(Amazon Picking Challenge),主要任务是让机器人抓取货架上的物品。相比DARPA,亚马逊的比赛寒酸不少,听起来也缺乏想像力。但它却最能体现我们对机器人的期待与其本身能力之间的差距。

亚马逊的Kiva机器人已经遍布其仓库,这些桔色的小家伙能将货架运送到工作人员所在的分拣站点,并由后者挑出订单中的货物。整个过程中,运输可以实现自动化,但货物挑选仍由人类完成,所以亚马逊希望以挑战赛的方式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随即,第一届的APC在2015年开始,但结果也不及预期。亚马逊的项目负责人Andrew Tinka表示,第一届参赛的团队有20多个,但其中一半没有成功做出产品。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文章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