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物价三季度见顶回落 不应机械坚持3%标准
和讯消息 6月份CPI同比小幅回落至2.9%,与上月相比,同比小幅收窄0.2个百分点。PPI同比增速自2009年11月以来首次回落至6.4%。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显示,虽然短期内物价仍可能惯性上涨,但随着物价下拉因素增多,下半年通胀压力逐渐减轻,三季度CPI、PPI将见顶回落。
首先,实体经济需求增势放缓抑制物价继续上行。从我国通胀历史经验来看,总供求关系对我国通胀走势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将对我国外需产生冲击,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下半年国内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随着经济增速和总需求增势放缓,预计产出缺口将在下半年呈现扩张趋势,这将加大全社会产能过剩压力,抑制物价上行速度和高度,从而减缓通胀压力。
同时,货币供给增速回落制约通胀压力攀升。虽然2008年末以来高速投放的货币信贷造成的宽裕流动性局面至今仍未发生根本改变。但是,今年以来受监管部门对信贷额度和投放节奏的管控,信贷增速明显回落;受欧债危机恶化引发的资金回流风潮影响,外汇占款可能持续回落;同时,央行还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公开市场上持续大规模回笼资金。以上几大货币投放渠道的收紧将直接导致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快速回落。随着货币增速的持续回落,市场流动性的逐步收紧将制约未来物价过快上涨和通胀压力持续加大。
此外,输入性通胀压力呈现缓解迹象。当前,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使得风险厌恶情绪不断蔓延,由此产生的资金抽离导致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未来大宗商品仍可能面临下行风险。另外,近期美元大幅走强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构成了较大的下行压力。此外,近期中国启动“二次汇改”,人民币汇率有望稳步升值,这有助于降低进口成本和收窄外贸顺差,从而舒缓输入性通胀压力。
最后,翘尾因素正效应逐渐消退减缓物价上涨。下半年随着基数值逐渐走高,翘尾因素正效应将逐渐消退。CPI翘尾因素在6、7月份达到2.1%的年内峰值,此后将逐月回落;PPI翘尾因素已早于CPI翘尾因素开始减弱。在翘尾因素决定CPI和PPI走势的情况下,下半年CPI、PPI涨幅将逐渐回落。
交行报告显示,尽管未来通胀压力将趋于缓解,但包括食品价格上涨、资源产品调价等结构性上涨压力仍将长期存在,同时不排除结构性上涨压力在年内某些时段突出显现。这使得下半年物价回落总体温和,幅度有限。
首先,食品价格将稳中趋涨。食品价格波动和总体物价趋势具有高度的同步性。下半年猪肉价格将延续企稳回升态势。近期猪肉价格和猪粮比持续回落,导致养殖户宰杀部分能繁育母猪,未来生猪供应减少;玉米、人工费用等养猪饲料价格将维持长期上涨;下半年较为集中的节假日将拉动猪肉消费需求回升。在供求因素、养殖成本、国家调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三季度猪价将止跌回升,温和上涨行情或将延续至明年上半年。未来粮食价格将持续稳定上涨。今年受自然灾害影响粮食减产已成定局。这将对粮食价格产生一定上行压力。此外,国家继续提高水稻和小麦等最低收购价格以及国内种粮成本上升等因素也将推动粮价稳中趋涨。
其次,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将助推整体物价上涨。当前,我国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接近尾声,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成为一个长期持续存在的现象。生产成本会随着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居民消费者价格必然会反映这种变化。当然,当前劳动力成本上涨对通胀的直接影响有限,更多还是一个长期趋势,尚需要进一步观察。
另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提速推高物价水平。随着近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对公用事业产品调价频率的加快,此类产品长期积累的通胀压力正逐渐得到释放。未来水、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继续看涨,这将进一步增加总体物价上涨压力。
在多重下拉因素叠加影响下,未来物价上行受限,通胀压力将趋于缓解。CPI、PPI同比三季度将见顶回落。同时,一些结构性上涨因素将长期存在,并将导致整体物价回落速度和幅度有限。如果没有其他突发性因素并在政策及时的调控下,2010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5%-3%之间,PPI同比涨幅在4.5%-5%之间。2010年总体通胀水平将处于相对温和的状态。
虽然未来多种长期存在的物价结构性上涨因素不可小觑,某些时段通胀压力仍有可能卷土重来并突出显现,因此有必要继续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加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和管理。但是,在国内外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多,特别是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复杂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应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通胀压力等多重目标,重点仍要置于巩固经济复苏基础上。而从转型国家历史发展经验来看,面对重大外部危机冲击和内部经济结构调整,货币政策目标更多着眼于经济增长。此外,发展中国家由于所处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模式等影响,通胀程度普遍较高。因此,我们对于通胀风险警戒线的判断应当具有适度灵活性,可以适当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而不应过于教条和机械地坚持3%的标准。
总体而言,下半年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工具为主,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同时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松紧力度。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已处历史高位,短期之内存款准备金工具的上调空间已无,且不排除下调可能。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加大,中国经济增速趋于平稳的格局下,近期加息的必要性明显下降。此外,货币政策还应加强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就业政策等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因需求疲软 大众汽车将削减两家德国工厂的电动汽车产量
iPhone 16 Pro系列将标配潜望镜头:同款四棱镜结构 优点缺点都很明显
郭明錤:明年苹果MR头显出货量至多为40万至60万部 低于市场预期
分析师称iPhone 15 Pro系列过热问题与台积电3nm制程工艺无关
OpenAI计划出售价值数亿美元现有股票 估值可能高达900亿美元
中国队拿下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电竞项目首金
途虎养车成功挂牌港交所 京东养车“震虎价”能震住吗?
福特汽车将暂停建设密歇根州电池厂?宁德时代:合作项目正常推进
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上周就已开始运离上海 首批预计下月运抵欧洲
更多
- 研究机构:Q2全球PC显示器出货量同比下降17.1% 略高于市场预期
- 三星SDI将向与斯特兰蒂斯美国第二座合资工厂投资19.7亿美元
- 阿斯麦计划明年下半年之前在日本北海道新建一个技术支持中心
- 分析师普遍预计特斯拉Q3交付46.2万辆电动汽车 不及Q2
- 因需求疲软 大众汽车将削减两家德国工厂的电动汽车产量
- 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仍未恢复运营 预计本周不会恢复
- 郭明錤:明年苹果MR头显出货量至多为40万至60万部 低于市场预期
- 分析师称iPhone 15 Pro系列过热问题与台积电3nm制程工艺无关
- OpenAI计划出售价值数亿美元现有股票 估值可能高达900亿美元
- LG电子将推出可折叠屏笔记本电脑 配备17英寸屏幕折叠后12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