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宝宝有伴了:微软要把数据中心建在海底
北京时间2月1日晚间消息,《纽约时报》今日报道称,可能是从“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作品中得到了启发,微软研究人员相信,未来的数据中心将转移到海底世界中。
当前,微软正在测试一种“自给型”(self-contained)数据中心的原型。它能够在数百英尺的海底下运行,而且还能解决困扰科技公司所面临的一个“最昂贵”的问题:空调费。
一个数据中心往往包括上千台计算机服务器,如果机房温度过高,这些服务器就会宕机。如果将该数据中心建在海底,则该问题将迎刃而解。同时,海底数据中心还能解决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因为微软正考虑利用涡轮机或潮汐能源系统来发电。
由于微软考虑用涡轮机或潮汐能源系统两种形式来发电,因此海底数据中心的形状也有所不同,有可能是“巨型钢管”连接着光缆;也有可能是“胶囊”状,利用涡轮机捕捉洋流来发电。
该项目的代号为“Project Natick”,微软计算机设计师本·卡特勒(Ben Cutler)对此表示:“我最初听到这个想法时感到很茫然,但仔细研究之后,发现它确实可行,且意义重大。”
海底数据中心可能会遭遇一些阻力,如环境问题和未知技术问题。但微软研究人员相信,通过大量部署这些“胶囊”状容器,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立数据中心所需时间,例如可从2年时间缩短至90天,从而降低相关成本。
另外,海底数据中心还能进一步提高网速。目前,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生活在城市,接近于海洋,而当前的数据中心却大多建立在偏远地区。如果数据中心的位置与用户接近,则会降低网络延迟,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随着数字娱乐和物联网的发展,人们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与日俱增。微软目前在全球运营着100多座数据中心,建造和维护费用超过了150亿美元。而且,该数据中心数量仍在继续增长。
于是,微软工程师们2014年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新方法来建立数据中心,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以更快的速度部署。
近期,微软刚刚完成为期105天的测试,把服务器塞进直径为8英尺(约合2.44米)的圆柱体钢铁“胶囊”中,然后放到30英尺(约合9.14米)深的海底。微软表示,测试结果十分理想,远超公司预期。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理想汽车第一个百万辆量产车完成时间大概率会短于特斯拉
年轻人的第一台NAS该如何入手?(三)如何用Windows系统搭建NAS?
Meta正式发布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Meta AI
分析师称iPhone 16系列将搭载A18、A18 Pro芯片 命名方式再度调整
ChatGPT再升级:终于可浏览互联网 不再局限于两年前旧数据
消息称iPhone SE 4在苹果内部代号Ghost 设计和硬件配置都将升级
法拉第未来计划通过发行股票筹集最多9000万美元资金
11999元起!华为Mate60 RS 非凡大师今日首销:直板手机旗舰之王
分析师普遍预计特斯拉Q3交付46.2万辆电动汽车 不及Q2
更多
- 理想汽车第一个百万辆量产车完成时间大概率会短于特斯拉
- iPhone 15系列初期所需显示屏主要由三星供应 京东方有望年底开始供货
- 投行分析师下调特斯拉三季度交付量预期 由45.5万辆降至44万辆
- Meta新一代VR头显Quest 3开启预订 起售价为499美元
- Meta正式发布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Meta AI
- 分析师:苹果明年对3纳米制程工艺需求将低于预期
- 微软前首席产品官帕奈将担任亚马逊设备和服务业务负责人
- 分析师称iPhone 16系列将搭载A18、A18 Pro芯片 命名方式再度调整
- ChatGPT再升级:终于可浏览互联网 不再局限于两年前旧数据
- 消息称iPhone SE 4在苹果内部代号Ghost 设计和硬件配置都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