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投融资 商业

复盘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未能复制收购IBM的成功

 

联想CEO杨元庆

联想CEO杨元庆

导语:十年前,联想“收购IBM垂死的PC业务”一举并不被业界看好,这次被杨元庆形容为“蛇吞象”的并购最终大获成功——联想借此完成了国际化,并稳居全球PC制造商领导者之位。2014年,手机业务发展正劲的联想抱着再次创造奇迹的愿景收购了摩托罗拉,然而它却未能复制之前的成功。

以下为文章全文:

2014年10月,当联想集团正式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Motorola Mobility)的收购时,该公司CEO杨元庆曾誓言要帮这家曾经的行业先锋重振旗鼓,再一次成为全球领导品牌。

在完成这笔29.1亿美元的收购后,杨元庆在位于芝加哥的摩托罗拉总部对员工发表了一次演讲。据几位现场观众回忆,杨元庆曾对摩托罗拉员工表示,他们的人才将推动合并后的公司主导全球市场。他还提到联想和摩托罗拉智能机的总出货量已经处于全球第三位。

杨元庆将此次交易视为复制十年前成功的机会——彼时联想收购了陷入亏损的IBM PC业务,随后将合并后的公司打造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

然而,在收购摩托罗拉两年后,联想在美国裁员数已超过2000人,该公司在全球智能机市场的排名也从第三跌到最低时候的第八位。去年五月,联想遭遇了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针对这一点,杨元庆将部分原因归结于收购摩托罗拉后的重组成本。

“我们低估了不同文化和商业模式之间的差异。”杨元庆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

联想的问题也反映出中国公司海外扩张时面临的潜在陷阱。数据追踪机构Dealogic的资料显示,在政府的鼓励之下,中国公司去年海外收购的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2264亿美元,先后收购了一家德国电器制造商、一家芬兰游戏开发商、一家美国铝制品制造商及农业巨头先正达(Syngenta AG)。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监管方和立法机关已经开始密切关注有海外收购意向的中国企业,担心它们无法为本国创造足够的工作岗位、就业福利,或者会带来国家安全方面的威胁。中国政府也因担心本国资金过度外流,近来开始释放建议企业放缓收购的信号。

联想北京办公室

联想北京办公室

根据对十几名联想、摩托罗拉在职员工及前员工的采访,对摩托罗拉的整合不利只是联想诸多失误中的一项。他们表示,在收购IBM PC业务上取得的成功导致了杨元庆一系列失误的战略决策。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联想缺乏能够在大市场取得成功的明确计划。杨元庆大力推动了摩托罗拉设备在中国的销售,而此时联想自有手机已在中国占据了一席之地。不久后,在新兴品牌的的大举进攻下,中国智能机市场迅速趋于饱和。摩托罗拉进军中国市场之举基本可以宣告失败。

在美国——摩托罗拉的本土市场,联想一开始增加了广告支出,随后又削减了广告和产品开发支出。摩托罗拉被苹果、三星乃至中兴甩在身后——后者主要在美国出售低端设备。

杨元庆今年52岁了,他在接受采访时称,联想的艰辛与其他中国收购者所经历的不太一样。“我们已经成功将联想打造为一家国际化公司。”他表示。“我们(指与摩托罗拉)的问题是相互之间不够了解。”

杨元庆相信联想的智能机业务仍有成功的希望。联想曾表示公司在2016年用于摩托罗拉的全球广告及营销支出增长了30%,大部分增长发生于去年下半年。联想看到市场对其最新推出的旗舰机型Moto Z需求强劲。

当联想2005年收购深陷泥潭的IBM PC业务时,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联想体量不够大,也缺乏足够的经验来扭转IBM PC业务的颓势。杨元庆曾将这笔交易比喻为“蛇吞象”。

联想在当时看到了打开国际市场的机会。该公司之所以能够在收购IBM PC业务上取得成功,是因为联想在抓住IBM美国企业客户的同时,大举向新兴市场扩张,并建立了新的业务部门。联想将这一战略称之为“攻守并行”。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