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佩奇关闭Google Reader的魄力叫好!
张一鸣/文
虽然不少人表示Google Reader即将关闭的愤慨,但细心一点你会发现,这些正在用Google Reader的用户都是“互联网圈资讯重度用户”。 其中,还有不少人说“那上千条买来得及阅读的订阅怎样办”。这些信息其实就从某种程度反应出Google Reader关闭的必然性。
我算是Google Reader国内的第一批用户,它实质就是“用户自订阅”模式。我自己去寻找我喜欢的网站和博客,找出RSS图标,然后点击订阅。但用过一段时候后,随着我订阅的RSS源增多,Google Reader上那好几百上千条的更新我已经看不完。每到这时候,我需要重新把已经订阅的RSS整理一遍,而这个整理的过程挺痛苦的。
我发现,要成为Google Reader常用用户必须具备两个特点:
一、信息组织能力强,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信息在哪。
二、自制力强,有规律的整理并能控制好RSS源的数量。
显然,能达到这两个条件的用户并不多。这也是为什么愤慨的Google Reader用户多是媒体从业人员。一款本该面对大众的产品却只能满足的是很小的一部分用户的需求,那就注定不会走得长远。
在我使用过一段Google Reader后,就已经不看好它的前景。这里订阅模式对用户要求太高,用户需要自己去想好“我喜欢什么,我订什么”。
对于那部分有一些兴趣但不是太喜欢的内容到底是订是不订,这也够让用户纠结的。比如我并不想看来自36氪所有文章,我只想看其中跟移动互联网有关的。那我到底是订还是不订呢?
所以,我认为这个订阅过程的用户体验就很不好。
不能否认,作为“订阅模式”代表的Google Reader的离去多少还让人感到遗憾。相比依靠人工仅从门户网站获取资讯,订阅模式其实进步了,但很明显还没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资讯需求。什么样阅读器更智能更适合大众,将成为Google Reader的替代品?我和我的团队回答是的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
已经有不少人在比较甚至质疑,个性化推荐靠不靠谱?机器推荐能不能比人工推荐靠谱?,我想说,一款产品选择什么模式和方法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多少人的资讯需求。Google Reader今天的离去,就是这个问题没有回答好。
不过,我觉得拉里·佩奇(Google CEO)很有魄力,关闭了叫好但没希望的产品,一定会在别的方面做的更好。
(作者系今日头条创始人)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台积电11月营收2060.3亿新台币 同比环比均下降
消息称特斯拉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负责人已于11月份离职
AMD推出最新人工智能芯片挑战英伟达 股价飙升近10%
腾讯大股东Prosus再减持 今年4月以来套现超50亿美金
外媒:特斯拉Cybertruck具有“涉水模式” 可帮助车辆在水中行驶
华硕竟然推出了一款能装硬盘的显卡
外媒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37秒下线一辆整车 远快于得克萨斯超级工厂
消息称AMD Instinct MI300系列出货量预计将达到30-40万颗
更多
- 外媒称SK On也已开始研发4680电池 明年决定是否商业化生产
- 消息称苹果计划未来两到三年每年在印度生产超5000万部iPhone
- 三星显示可折叠显示屏市场份额有降低 京东方有望增至18%
- 法拉第未来即将交付两辆FF 91 2.0:一辆给自家员工 另一辆给Motev
- 台积电11月营收2060.3亿新台币 同比环比均下降
- 消息称特斯拉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负责人已于11月份离职
- 航拍显示一批国产右舵版焕新Model 3准备出口 已运送到码头
- SK海力士成立新部门AI Infra 负责人工智能半导体业务
- AMD推出最新人工智能芯片挑战英伟达 股价飙升近10%
- 外媒:特斯拉Cybertruck具有“涉水模式” 可帮助车辆在水中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