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移动互联

来往:阿里生态之外的社交狙击手

i天下网商注:防御是最好的进攻,定性为阿里社交战略性防御产品,强调纯粹为用户社交需求而生的来往依然被视为微信又一挑战者。加上阿里集团军的作战优势,甫一公开亮相的来往已经被外界下意识认定承载着能否在阿里电商生态之外开疆破土之命。

文/天下网商 潘红英

9月23日,承载着阿里巴巴走出电商,进军移动和社交的来往公开亮相。在这场发布会现场,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仍然作为来往最忠实粉丝之一为其站台。而最为熟悉该产品的来往负责人邹孟睿站到前台,就来往的产品功能以及设计思路做相关说明。

一众记者期待的陆兆禧关于“阿里为什么走出电商进军移动和社交”演讲中并没有出现来往的战略规划以及竞争对手分析等内容。在媒体自由提问环节,陆兆禧对此做了一下说明,互联网产品从来不是自上而下规划而来,也不是自上而下指挥而成,为用户需求而生,也为用户需求而长。

在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所有参会媒体已经均可加入“我要问来往”的来往大群,陆兆禧和邹孟睿也早早加入,关于来往种种在群内答疑解惑。在发布会现场,与其说是媒体见面会,不如说是来往体验分享会。

陆兆禧一再强调,对于来往,谈商业模式、战略规划都为时过早,不过从发布会现场能够透露的种种信息来看,来往背后考量仍然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无强关系链无私密社交

在关于来往产品介绍中,邹孟睿多次强调来往的私密性设计,这一用户体验的优先级别也较高。

在好友添加上,来往收窄了用户添加新好友的方式,只删选了三种最为安全性的方式,一是在来往上搜索,二是手机通讯录,三是面对面才能使用的“咻一咻”或者扫码方式。

在隐私保护上,用户可选择开启来往的“阅后即焚“功能。一旦涉及不想为第三人所知的私密信息,好友在接受到该用户发送的阅后即焚消息之后,即可自动删除且不可恢复,服务器上也会随之删除。

在来往接下来的版本中,还会推出关于用户隐私保护更多应用场景下的功能,比如私密相册设置,屏幕锁定及保护功能,对用户评论信息可自主决定是否公开分享等等功能。

可以说,来往将安全私密作为挑战微信的主打核心也是有备而来,而现有版本微信的私密安全隐患正在为外界所诟病。

无强关系链无私密性,之所以强调私密性,来往作为一款主打熟人关系的社交产品,强关系链的建立自然是其主要任务。

免费、免费、免费

来往在后续版本很快可以实现VOIP免费通信功能,用户可以用来往账号直接通话。

与电信联手的易信传说中VOIP服务在上线之后没有出现,也从侧面说明网络通话落地之难。来往高调宣布这一功能,显然还是有备而来,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埋下伏笔。

基于阿里集团已有的云端服务能力,注册来往账号的用户还可以获得免费阿里云盘的服务,这也是其他IM产品都没有提供的增值服务。

另外,针对贴图表情,来往宣布永久免费,预计到今年年底之前会推出240套免费贴图表情。

在接下来的版本当中,来往还会添加公众账号功能,与微信现在对公众账号的封杀不同,来往对基于用户需求的公众账号抱持欢迎态度。另外,对于微信植入游戏保持黏性的做法,邹孟睿称来往不会碰游戏。

互联网产品生存规则就是免费,PC互联网如此,移动互联网依然如此吗?

对于盈利模式的回复,邹孟睿称,来往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从现有的百万用户快速实现滚动到千万用户再到亿级用户的滚动,阿里集团对来往暂无战略规划也无盈利模式时间表。

集团军作战

“市场不可能只有一款IM产品”,陆兆禧在发布会现场提到的这一句被外界解读为,来往已经作为阿里集团核心级项目,也会集中阿里集团优势来应对IM市场的竞争。

在发布会上,陆兆禧还提到,在今年上半年,阿里集团已经完成旗下所有业务产品用户的统一,只要是阿里集团用户,在来往上就不用重新注册一次,可以用淘宝账户直接登录。

这意味着,来往,一直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阿里旗下一系列生活服务应用会接入到来往平台,比如扫码工具一淘火眼、淘宝本地生活生活服务淘点点、支付工具支付宝等APP。在保证移动社交基本需求之外,来往将围绕社交和生活的应用场景,向外界开放接入更多服务。

在过去两年的孵化阶段,仅仅出于行政管理上的方便,来往曾被划分在不同事业部旗下,直到如今成立独立事业部,但负责人一直直接向陆兆禧汇报,社交产品的方向也一直未变。

9月10日,阿里最新一次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板块调整,把包括来往在内的无线业务集体升级,并把来往和旺信合并成立网络通讯事业部,由陆兆禧亲自挂帅,在具体管理架构上已经快速完成了调整并做好准备。

可以说,这一拆分仍然在继续延续整个阿里集团之前把淘宝一拆三、阿里集团一拆七、一拆25个事业部的节奏。越来越扁平化的事业部架构,这一点在阿里应对移动互联网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陆兆禧称阿里一直都擅长做关系,也有服务数亿用户的经验和累积。来往也不仅仅只是个移动端产品,而是可以把社交、生活和消费等不同应用场景链接起来的平台,这个平台会依托于整个阿里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用户数已达到亿级的手机淘宝和旺信用户之间的互动需求,打造出新的无线应用场景。

简而言之就是,阿里希望借助无线帮助阿里从电子商务跳出,从社交、生活、消费三大块而进入到整个互联网。

如今这三块的无线端产品已经基本浮出水面,满足社交需求的来往、满足本地生活的淘点点以及满足消费需求的手机淘宝、旺信等等。

具体到社交产品上面,除了专打熟人关系的自有孵化业务来往,专做买卖关系的旺信,阿里还通过投资陌陌,布局陌生人关系,入股新浪微博,布局泛社交关系。

如今移动互联网竞争格局如何,移动APP应用用户下载量是最直观的参考之一。在2012年的一份移动APP应用用户下载量排行中,腾讯以旗下手机QQ和微信占据两席,而手机淘宝、支付宝、新浪微博、UC浏览器等阿里嫡出以及投资占据多个席位,其中手机淘宝在2013年上半年新增激活用户1.02亿,累积用户数达到3亿,旺信现在有二千万用户、一淘火眼、千牛等移动互联网产品用户量仍在积聚之中。

另外,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在移动互联网上下游进行产业链布局,阿里妈妈将推出“无线联盟”来大力扶持和鼓励基于淘宝APP应用的开发,以开放模式整合国内众多移动开发者资源。

如今业界已经开始将移动互联网形容为如《三体》中描述的暗黑森林,然而要彻底重构玩家们的起始战略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一个临界点也是无法追溯的。包括阿里在内的BAT三巨头都已经凭借各自建立起的生态优势,在生态之外速度卡位集结。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