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智能硬件 AI人工智能

这么多年你还是单身狗?机器人都能生出机器人宝宝了

 

最近,以 Guszti Eiben 教授为首一群来自荷兰自由大学(Vrjie Univcersiteit Amsterdam)的科学家干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让机器人自己交配,并且生出一个新的机器人婴儿。

这群荷兰科学家表示他们打造出了一个“机器人的进化机制”,并且将它命名为 EvoSphere。我知道你们肯定在想一些污污的事情,但实际过程跟人类平时的方式还是相差甚远。

matingrobot2

上图左方的两个是“机器人父母”,右边的是“机器人宝宝”

首先,要介绍一下完成交配这件事的“机器人父母”和“机器人婴儿”,它们都采用同样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四四方方的躯干,加上若干四四方方的木块组成的四肢。”

而且躯干和四肢的框架都是通过 3D 打印来制作的,这一点相当“重要”。

QQ截图20160604172846

它们无法“直立”,只能“平摊”在地面上,然后依靠四肢每个模块之间的马达驱动,以类似“海星”的方式前行。

其躯干部分则包括一小块充当其“大脑”的智能模块:从搭配了电机所需的 I/O 拓展面板的树莓派。

交配、繁育

对,前面的都是前提介绍,这一段才是重点。

既然要交配,那么自然需要两个“遗传材料”不同的机器人,以官方视频中的两个“机器人父母”为例,他们在“肢体”的数量、形状、颜色上面都有所不同。

QQ截图20160604172855

机器人父母追逐红光

同时他们还为机器人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思维”,机器人会主动向红光靠近,并且在到达红光之后,将自己的“DNA”主动通过 WiFi 上传到服务器中。并且和附近的机器人进行交流,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再决定是否交配。

QQ截图20160604172903

当然实际的交配过程也非常简单:两个机器人足够靠近,绿色指示灯狂闪一阵,然后红色指示灯长亮,说明交配已经“成功”。

这时服务器就会根据算法结合两个机器人的 DNA 生成一个新的 DNA,生成包括机器人四肢形状、四肢模块颜色在内的“机器人宝宝”的 DNA。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