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RT:一款政治正确的失败产品
对于第三方OEM厂商而言,推出多合一产品很多时候是一个“政治”上正确的决策。不管是微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针对触控操作所做出的支持,还是桌面电脑毫无起色的糟糕的销售业绩(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DC最新的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PC出货量下滑将达4.9%),都迫使OEM厂商推出支持触控变形的多合一产品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多合一产品的诞生似乎是市场与厂商共同作用下的自然产物,但我们很少反思这是否是一个理想的产品形态。
从某种意义上讲,厂商对于多合一产品的追求往往来自于一种“理所当然”的自信或者说无奈——不推出多合一产品的话,我们还能推出什么产品呢?面对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产品大举在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上攻城掠地,传统PC厂商不得不选择向移动设备靠拢,开始支持触屏与变形。从概念上看,“多合一”是一个符合绝大多数东西方消费者文化审美需求的概念,在东西方文明中都曾有“合二为一”或者“三位一体”这样类似的表述,消费者接受起来并不困难;从产品的角度考虑,多合一产品也显得比普通笔记本产品拥有更高的附加值,并且表现出一种技术上可行的合理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除了微软的Surface与联想的Yoga系列笔记本以外,没有哪家厂商能够将多合一笔记本的产品线出到三代以上。
多合一产品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微软缺乏拒绝触控操作的勇气。我认为,强大的公司除了有引领潮流的能力外,还应该要有拒绝潮流的勇气。触控操作对于桌面系统而言,其所能带来的便利与为了实现它所需付出的努力是不成正比的,远不如将时间与精力花在桌面系统本身的提升上。在微软尚未推出支持触摸操作的WindowsRT或者Windows8系统的时代,我们就曾经见过PC厂商推出的、支持触屏与笔触操作、搭配着WindowsXP或者Windows7系统的工业(例如松下、戴尔推出的工业用三防Windows平板)或者商业平板电脑(例如汉王的TOUCHPAD系列)。然而,这些与iPad同期推出,甚至早于iPad的平板电脑产品并没有受到主流消费市场的青睐,过高的售价、羸弱的性能与当时消费者对低价、高性能Windows设备的追求相抵触,未经优化的Windows系统糟糕的触控体验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为了挽回自己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的颓势,微软于2012年发布了堪称悲剧的WindowsRT操作系统。主打磁贴触控界面的WindowsRT系统在被OEM厂商抛弃后,在最近又惨遭自己亲生父母的离弃(被Surface3弃用),命途不可谓不多舛。许多人认为WindowsRT的失败实验对于微软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为微软留下了数量众多且适宜触屏操作的磁贴应用,为全尺寸的Windows拓展了功能,也为多合一设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问题在于,这个结果无疑是与微软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的,绝大多数分析者认为微软发布Windows8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其在桌面领域的领导地位来刺激开发者为磁贴界面开发应用,而非倒过来,让WindowsRT系统来为桌面版本的Windows输血。
事实上,微软试图创造一款全新的触控Windows系统的思路在当时并不算错误。经过漫长的迭代发展,Windows桌面系统上充斥着交互界面迥异、操作逻辑混乱的桌面程序,想让他们完美地支持统一的触控操作几乎不可能,而且在2010年,ARM在平板电脑领域的霸主地位无人能够挑战,微软推出基于ARM指令集的RT系统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悲剧的是,这款操作系统最终在与安卓、iOS的竞争中落败了,并且被包括微软在内的几乎所有厂商抛弃,唯一留存下来的就是数十万个兼容Windows8/Windows10的磁贴应用。
这些磁贴应用最终成了微软不得不保留的又一笔尴尬的遗产,这简直是一个讽刺。微软一边面临着桌面应用太多而导致每次更新后令人尴尬的不兼容现象,一边又不得不面对着连基础应用都不齐全,数目却高达几十万的磁贴应用。在去年Windows10系统发布会前夕,许多消费者曾经在微软的网站上请愿,希望见到开始按钮的的回归,并且将磁贴界面从Windows系统中删除,或者让用户自己选择是否安装它。虽然,微软部分实现了用户的要求,但磁贴界面最终被保留在了Windows10系统之上,纳德拉将之重新定义为Windows系统的通用应用来强化它的地位,并且试图通过桌面模式来淡化磁贴应用与桌面应用间的割裂感。
抛开系统层面上的问题,多合一产品还面临着实用性上的尴尬。不管屏幕触控、笔触乃至3D手势操作在技术上多么先进,或者体验上多么具有未来感,都掩盖不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键盘与鼠标、触控板甚至是小红点的组合在操作的舒适度与执行的效率上都要远远地超过它们。此外,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多合一产品虽然较传统笔记本更为轻薄,但在和它所试图取代的便携移动设备的对比中却往往并不具备便携上的优势。即便从节约体力的角度来看,多合一产品也并不经济。事实上,绝大多数用户也没有将自己所有的便携设备同时带出家门的想法,多合一设备所试图满足的不过是一个极其小众需求。
最后,多合一设备的真正的悲剧之处在于,它的存在事实上是建立在用户的“第二台”笔记本这个定位之上的。一款被设计用来取代其他设备的产品,很多时候却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无法顺利完成,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全新超高端品牌非凡大师亮相 多款重磅新品发布
Meta最早可能会在本周推出有个性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最新进展:可自主分类物体并完成瑜伽动作
知情人士:特斯拉未来一到两年可能不会建设新的超级工厂
消息称苹果计划将其在印度的生产规模扩大5倍以上至400亿美元
iPhone 15/15 Pro销售低于预期 只有超大杯卖得好
腾讯官宣启动「青云计划」全球招募顶尖技术学生
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项目今日开赛 将产生7枚金牌
杭州亚运开幕科技感拉满:“数实融合”点火、被电子烟花惊艳
更多
- 国家电投智慧能源与腾讯云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阿里云开源通义千问14B模型,CTO周靖人:持续拥抱开源开放
- 百川智能发布Baichuan2-53B,开放API全面进军To B领域
- aigo爱国者推出户外品牌AIGO OUTDOOR 多款户外照明产品开售
- 2024款小鹏P5全新发布,15.69万元起,搅动市场新格局
- Bossjob上线多语言版本产品 拟2026年覆盖全球3000万注册用户
- PTC 宣布在中国推出 Arena PLM 和 QMS,以满足日益增长的 SaaS 解决方案需求
- 2024款小鹏P5宣传海报曝光 对性价比、智能化、外观进行升级
- 「逐际动力」发布全新四轮足机器人W1 第四季度开始接受预订
- 腾讯官宣启动「青云计划」全球招募顶尖技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