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愈卷愈烈”!全固态电池关键瓶颈已破 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
上海3月7日讯,在人类追求清洁能源和碳中和的过程中,锂电(LIB)至关重要。然而,传统锂电的电解质是液态的,这导致了一系列的缺点,如耐用性差、容量低,有安全隐患,以及有毒和碳足迹等环境问题,因此它并不太适合电动汽车等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缺点并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开发全固态锂离子电池(ASS-LIBs)。这种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这使它更安全,还能够保持更大的功率密度。不过,其电解质-电极界面处具有较高电阻,会降低输出并阻止快速充电,这影响了这类电池的广泛应用。
事实上,导致这种高界面电阻的确切原因迄今尚不清楚。但有科学家将其归因为双电层(EDL)效应。该过程会产生一层正电荷或负电荷,进而导致相斥电荷以相等的密度在整个电极上累积,从而形成双层电荷。但实践中,传统的电化学方法还无法检测并测量全固态电池中的EDL。
这一瓶颈在日本东京理科大学(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得到了解决。据悉,由Tohru Higuchi副教授领导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全新方法,可以评估并控制EDL效应。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今日材料物理》杂志上。
具体而言,研究人员采用了全固态氢化金刚石(H-diamond)为基础的电双层晶体管(EDLT)进行霍尔测量和脉冲响应测量,以确定EDL充电特性。通过在H-diamond和锂固体电解质之间插入一纳米厚的铌酸锂或磷酸锂中间层,研究小组可以研究EDL效应在这两层之间界面的电响应。
经测试发现,当在电极/固体电解质界面之间引入某种电解质作为中间层时,EDL效应降低。与铌酸锂/H-diamond面相比,磷酸锂/ H-diamond界面的EDL电容要高得多。
研究人员解释称,中间层对EDL充能速度有加速和减速作用。EDLT的电响应时间变化很大,从大约60毫秒(磷酸锂/H-diamond接口的低速切换)到大约230微秒(铌酸锂/ H-diamond接口的高速切换)不等。这使他们能够在ASS-LIBs中实现载波调制,并改善其充电特性。
Higuchi博士表示,“我们对锂离子导电层的研究结果,对于控制界面电阻非常重要,并可能在未来实现所有具有优异充放电特性的固态电池。”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放弃博通供应自研AI芯片?谷歌:与博通的合作不会发生改变
除了电动汽车工厂 特斯拉也正考虑在印度建设一家电池储能工厂
乐视网一审被判赔偿投资者20.4亿元 贾跃亭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公告了 恒大汽车半年交付760辆、负债757亿
欧洲《芯片法案》正式生效 拟2030年将欧盟占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翻番
微软发布统一版AI助手Copilot 即将登陆Windows 11、必应等平台
外媒称立讯精密代工三款iPhone 15 也在准备生产Vision Pro
余承东升任华为车BU董事长 靳玉志任CEO
特斯拉第500万辆电动汽车产自上海超级工厂 是辆Model 3
更多
- 捷豹宣布从2025年起采用特斯拉北美充电标准
- 特斯拉的5个百万辆电动汽车 至少有两辆是Model Y
- 放弃博通供应自研AI芯片?谷歌:与博通的合作不会发生改变
- 航拍人士:特斯拉得克萨斯超级工厂可能停产至月底
- 除了电动汽车工厂 特斯拉也正考虑在印度建设一家电池储能工厂
- 消息称苹果去年年底已开始测试自研调制解调器 但无线速度不及预期
- 欧洲《芯片法案》正式生效 拟2030年将欧盟占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翻番
- 微软发布统一版AI助手Copilot 即将登陆Windows 11、必应等平台
- 外媒称立讯精密代工三款iPhone 15 也在准备生产Vision Pro
- 存储芯片需求持续低迷 三星存储业务部门和SK海力士Q3仍可能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