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关于802.11n标准的再思考

【CNW.com.Cn专稿】IEEE最终批准通过了802.11n标准——这项研发时间长达6年、厂商推出企业级产品也超过了2年的标准。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它的高吞吐量上,也就是从传统802.11a/g的54Mbps提升到300Mbps的速率上,然而该标准的真正意义却要广泛的多——它意味着全无线企业的来临。

802.11n的变化与先前的标准升级相比,更具有彻底性,将会影响到无线堆栈的每一层。通过多根天线增加原始带宽、扩宽信道、降低协议带宽开销,802.11n的速度可增加10倍,可满足企业所有的应用和设备的需求。一些初期采用者已经尝到了应用层吞吐量达到200Mbps(是快速以太网的两倍)的甜头。

然而光有速度和能够简单安装的高速接入点(AP)是替换不了以太网的。无线网络还需要具备可靠性、可预见性、安全性以及有线网络的简单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无线网络必须依照两个原则来设计:首先要解决射频层的干扰问题;其次是网络必须能够对客户机加以有效控制。

解决射频层的干扰有多种途径,而802.11n所带来的变化最为深远。在802.11a/b/g标准下,速率随距离而衰减的估算比较容易,但是在802.11n标准下,信号强度取决于无线射频在路途中的反射、遇到障碍物时的折射或衍射等多种情形,结果可能导致覆盖区域不可预测和不连续。

不可预测的覆盖区域使得网络规划比先前的802.11标准都要困难。如果邻近的AP必须使用非重合信道(这是传统WLAN架构的一般要求)的话,那么要想构建一个无缝的网络就会很困难。

由于无法预测就无法进行设计,所以传统WLAN所使用的射频管理工具在802.11n下就无法使用。与其寄希望于射频管理软件来避免同信道干扰,还不如网络自身来解决射频层干扰的问题。

第二个原则,即让网络来控制客户机行为,源出于客户机日益丰富的多样化。先前的无线标准只能提供相对较少的客户端选择,而802.11n却能支持多个波段、多个天线、多个空间流、多个信道以及其他多种情况。要将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选项调优到最优性能,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要知道,调优的和未调优的客户端之间的性能差异在802.11n环境下的表现要比在传统无线环境下的表现突出得多。

在一种共享介质中,未调优的设备不仅会损及自身,而且还会殃及围绕它的其他设备。为了确保连续的高吞吐量,网络就必须能够控制客户端的行为。只有当网络知道哪个AP对于哪个客户机能够提供最适当的服务,只有当网络能够调整各种冲突参数时,我们才能在一个本质上不可预测的射频环境中确保网络的可预见性。

我在过去两年中的体验是,采用这两条原则设计一个802.11n网络,企业可以提升移动性优势,完全迁移到全无线的网络环境中去。网络行业中已经有一些领先的企业正在实现这种迁移。其他企业也将紧随其后。(波波编译)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文章

手机游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