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固态硬盘捡漏攻略
TechWeb 文 / 新喀鸦
由于近期固态硬盘的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企业级的固态硬盘在降价后性价比变得很高。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地“捡漏”企业级固态硬盘呢?
目前企业级固态硬盘根据外形规格可以分为M.2、SATA、SAS、U.2、AIC、EDSFF系列(例如E1.L、E1.S、E3.L、E3.S)。其中M.2、SATA和U.2是比较适合“捡漏”的规格。
M.2
M.2固态硬盘应该是现在普通消费者使用到的最常见的固态硬盘类型了。对于M.2接口其实还可以细分成B key(又称Socket2)、M key(又称Socket3)、B&M key。目前市面上的固态硬盘的接口主要是B&M key或者M key。

图片来源:威刚
市面上大多数Mkey接口的固态硬盘采用的是PCIE的传输通道,也就是俗称的“NVME固态硬盘”(传输协议为NVME)。

图片来源:威刚
市面上大多数B&Mkey接口的固态硬盘采用的是SATA的传输通道,传输协议为AHCI。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B&M key固态硬盘产品会使用PCIE x2传输通道(而M key一般是PCIE x4)。

在兼容性方面,如果你的台式机或笔记本主板上的M.2接口是一个M key插槽。Mkey插槽物理上兼容M key和B&M key的固态硬盘。至于传输协议上是否兼容,要看主板和固态硬盘的具体描述。比如市面上不少采用B&M key的固态硬盘使用的是SATA传输通道,但主板上的M key接口不一定会支持SATA,这时就有可能出现不兼容的情况。
如果你的台式机或笔记本主板上的M.2接口是B key的,那种这种接口一般会兼容B key和B&M key的固态硬盘。
对于M.2固态硬盘的选购来说,除了接口以外,还需要注意它的尺寸规格。在尺寸规格命名方面,前两位为宽度,后面几位为长度。

比如致态TiPlus7100固态硬盘的尺寸规格为M.2 2280,也就是说这是一块宽度为22mm,长度为80mm的固态硬盘。
消费级固态硬盘大多采用2230、2242、2280等规格,而企业级固态硬盘一般都采用22110的尺寸规格。因此很多消费级产品的M.2插槽并不支持22110尺寸规格的固态硬盘。

以华硕PRIMEZ790-P主板为例,在它的存储接口中,1号和3号M.2插槽支持22110规格的固态硬盘,而2号M.2插槽最大只能支持到2280。

而在尺寸更小的华硕PRIME Z790M-PLUS主板上,它的1、2、3号M.2插槽最大都只支持2280的固态硬盘。
因此如果你设备上的M.2插槽支持22110规格的固态硬盘,那你可以直接选购价格合适的M.2企业级固态硬盘。如果不支持的话,笔记本基本就没什么办法捡漏M.2企业级固态硬盘了,台式机的话可以考虑通过PCIE接口转接。

比如像微星推出的M.2Xpander-AERO扩展卡,一次可以支持4条22110的M.2固态硬盘。不过像这种扩展卡很多会要求主板具备PCIE通道拆分功能,如果主板没有PCIE通道拆分功能的话可以选择PCIE转单M.2的扩展卡或者带有额外芯片的扩展卡。
SATA
SATA接口应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而且通用性最强的接口了。SATA 3.0发布于2009年5月,这也是SATA接口最后一个“大版本更新”。正因如此,随后十几年发布的SATA设备几乎都是基于SATA 3.0构建的。这就带来了一个好处,兼容性极强。

比如当你看到一个SATA接口的硬盘时,都不用看描述就知道这是SATA 3.0的硬盘,而且它一定兼容主板上的SATA 3.0接口。
SATA接口另一个特点就是速度相对较慢,通常来说SATA 3.0的固态硬盘最大读写速度只有550MB/s左右,而基于PCIe3.0*4的M.2固态硬盘顺序读写速度则可以达到3500MB/s左右。
当然速度慢也不全是劣势,读写速度慢也就意味着它占用的传输带宽小。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主板上提供PCIe3.0*4的带宽,这个带宽通常可以支持1块M.2固态硬盘。而如果是SATA的话,则至少可以支持8块SATA硬盘。
这对于普通消费者带来的实际意义就是:
1、M.2接口不够用的时候可以用SATA接口,主板上SATA接口的数量一般相对富裕。

2、如果对硬盘速度要求不高,但对容量、数量要求高的话可以通过M.2转成多个SATA接口。
U.2
U.2固态硬盘使用的是和M.2一样的NVME传输协议,因此U.2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大体上和M.2固态硬盘相同。另外由于U.2固态硬盘在外形和体积上明显大于M.2固态硬盘,属于2.5英寸固态硬盘,因此它的散热性能好于M.2固态硬盘,最大容量也高于M.2固态硬盘。

不过U.2固态硬盘的问题就在于,相关接口在消费级产品上很罕见,而且相关的连接线、转接线有点贵。

一般来说配备U.2接口的主板起码得是HEDT平台的主板,比如微星的Creator X299主板。因此市面上大多数消费级主板其实是没有这个接口的,笔记本的话基本就无缘U.2固态硬盘了,而台式机一般则需要考虑转接的问题。

转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PCIe转接,另一种是通过主板上的M.2接口转接。
实际购买推荐
1、企业级固态硬盘数据可靠性以及读写寿命一般是高于消费级固态硬盘。
2、企业级M.2固态硬盘有些时候价格会非常低,遇到价格合适的可以捡漏。
3、有些比较钟爱MLC、SLC固态硬盘的数码爱好者可以多关注一下企业级SATA固态硬盘。毕竟现在消费级固态硬盘基本已经全是TLC和QLC了。
4、如果想要单盘8TB以上容量的固态硬盘,U.2固态硬盘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5、SAS固态硬盘通常需要配合SAS阵列卡或者SAS直通卡使用。读写速度方面比SATA强一些,但明显弱于M.2、U.2固态硬盘。所以整体定位就是速度没比SATA快多少,但配置起来比SATA麻烦很多。所以一般不优先推荐SAS固态硬盘。

6、AIC固态硬盘通常拥有更加强大的读写性能,但它也是真的非常占用PCIe槽位,PCIe插槽数量少的主板根本装不下这种固态硬盘。如果你主板上的PCIe插槽数量大于3个的话,可以考虑入手这种固态硬盘。

7、EDSFF系列(例如E1.L、E1.S、E3.L、E3.S)的固态硬盘目前来说还是一个“概念超前”的产品,即使在服务器领域也没有完全普及。因此该系列固态硬盘目前不太适合普通消费者入手。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马斯克AI初创公司xAI寻求融资10亿美元 已完成近1.35亿美元
微软推出必应深度搜索功能 可为复杂搜索查询提供更多相关答案
马斯克:2.5万美元电动汽车将先在得州工厂生产 再在墨西哥工厂生产
苹果市值时隔四个多月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
初代iPhone SE和第二代12.9英寸iPad Pro已被苹果列为过时产品
阿里巴巴将派发2023财年年度股息,总额约25亿美元
IBM发布首台模块化量子计算机Quantum System Two
黄仁勋:英伟达将与软银等日本公司合作推动人工智能研发
国产特斯拉11月份销售82432辆 同比下滑17.8%但环比有增加
更多
- 软银集团旗下电信子公司将斥资5亿美元收购Cubic Telecom 51%股份
- 马斯克AI初创公司xAI寻求融资10亿美元 已完成近1.35亿美元
- 微软推出必应深度搜索功能 可为复杂搜索查询提供更多相关答案
- 不只DRAM SK与三星电子三季度在NAND闪存市场份额差距也有缩小
- 马斯克:2.5万美元电动汽车将先在得州工厂生产 再在墨西哥工厂生产
- 特斯拉已在欧洲多个国家建设V4超级充电桩充电站 包括德国西班牙
- 苹果市值时隔四个多月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
- 初代iPhone SE和第二代12.9英寸iPad Pro已被苹果列为过时产品
- 富士康11月营收6500亿新台币 环比下降12.3%同比增长17.95%
- 外媒称苹果已选定京东方和视涯科技为Vision Pro供应micro-OLED屏